附图说明
[0019] 图 1 是一局部剖视图,说明现有的一种
滤水器 ;
[0020] 图 2 是一剖视图,说明本实用新型具有止水迫紧环的滤水器的一个第一实施例 ;
[0021] 图 3 是一局部放大剖视图,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止水迫紧环 ;
[0022] 图 4 是一剖视图,说明本实用新型具有止水迫紧环的滤水器的一个第二实施例 ;
[0023] 图 5 是一局部放大剖视图,说明该第二实施例的一个止水迫紧环。
具体实施方式
[0024]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。
[0025]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,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,类似的组件是以
相同的编号来表示。
[0026] 参阅图 2 与图 3,本实用新型具有止水迫紧环的滤水器的第一实施例适用于常见
的饮用水系统,该第一实施例包含一个滤筒 3、一个止漏环 4、一个连接于该滤筒 3 并靠抵于
该止漏环 4 的滤盖 5、一个入水流道 6 及一个出水流道 7。
[0027] 该滤筒 3 包括一个围绕壁 31 及一个由该围绕壁 31 的顶缘向下凹陷形成的环型安
装槽 32。该安装槽 32 具有一个底面 321、一个邻近该围绕壁 31 的内周面的第一壁面 322,
及一个邻近该围绕壁 31 的外周面的第二壁面 323。
[0028] 该止漏环 4 设置于该安装槽 32,在本实施例中,该止漏环 4 为一个 O 型环。
[0029] 该滤盖 5 与该滤筒 3 包围界定出一个过滤空间 54,并包括一个螺接于该围绕壁 31
的外周面的周壁 51、一个连接该周壁 51 并靠抵于该止漏环 32 的端壁 52,及一个由该端壁
52 朝该过滤空间 54 延伸且紧配合地靠抵于该围绕壁 31 的内周面的止水迫紧环 53。
[0030] 值得一提的是,该滤盖 5 的该周壁 51 也可以不使用螺接的方式固定于该滤筒 3 的
该围绕壁 31 的外周面,而使用其它种的结合方式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,并不以此为限。
[0031] 该止水迫紧环 53 具有可挠性,能有效阻隔该止漏环 4 与该过滤空间 54,且该止水
迫紧环 53 的厚度小于该第一壁面 322 至该围绕壁 31 的内周面的距离。在本实施例中,该
止水迫紧环 53 的外周面呈截头圆锥状,且其厚度由该端壁 52 朝该过滤空间 54 渐缩,配合
该止水迫紧环53自身的可挠性,该滤盖5更能紧密地包覆该滤筒3,使水流不易从该止水迫
紧环 53 及该围绕壁 31 间的空隙流出,进而延长该止漏环 32 的使用寿命,而提升防漏的效果。
[0032] 该入水流道 6 及该出水流道 7 形成于该滤盖 5 并连通该过滤空间 54 与外界。
[0033] 参阅图 4 与图 5,本实用新型具有止水迫紧环的滤水器的一个第二实施例适用于
装填一个逆渗透滤材 ( 图未示 )。